摘要:各位亲爱的中美星星桥的老师,家长,朋友,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可以抽出时间来听我的故事,我的分享,也非常荣幸可以在星星桥的大家庭里看到很多家长朋友的心得与经验,还有老师们的精品文章和点评,让我倍受温暖。
各位亲爱的中美星星桥的老师,家长,朋友,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可以抽出时间来听我的故事,我的分享,也非常荣幸可以在星星桥的大家庭里看到很多家长朋友的心得与经验,还有老师们的精品文章和点评,让我倍受温暖。
我们每一位家长可能都经历了一番痛苦的心路历程,从一无所知到正式、到勇敢的去面对它,孩子呢,通过诊断,就如同被贴上了标签一样,之后的种种,都越来越印证了这个标签,心情非常的崩溃和无助,焦虑和惶恐是无时不在的,我们恨不得也能让孩子立即变为我们梦想中同龄的孩子该有的样子,拥有同龄孩子该有的能力。可是呢,我们终究是不一样的,需要我们一步一步地去帮助孩子,使得他们成为该有的样子,我们要为孩子撑起一片天,为不一样而生。尽管目光差异会刺痛我的心,但我依然要微笑,勇敢的去面对,去正视它,去找到一条自救的路。
星星桥的出现犹如一道曙光为我带来了希望,接触星星桥是通过朋友的推荐,当时心很乱静不下来,无头苍蝇一般四处找方法,然而一无所获,我相信权威的机构,于是购买了课程进行系统的线上学习,经过老师详细解疑和指导,我买了《LSP总论+LSP幼龄系列》、《沟通伙伴》、《Son Rise游戏》,每一个课程的开篇都是对我的鼓舞,让我由浮躁、焦虑转变为静下心来学习,去找寻一条陪伴孩子、助力孩子成长的希望之路。
有人说,做感统训练可以改变孩子的这种症状,有的家长就觉得这是必须的,其实感统只是一个辅助,所有这样的孩子不是一定要做感统,也不是所有这样的孩子都不需要做感统,这是石老师讲过的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句话,一定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做出选择,一定要到专业的机构或者医院做感统测评,这样的宝贝儿呢,普遍都会伴有这种感统失调,或者严重失调的症状,他就会喜欢转圈圈,喜欢秋千,双脚不能跳远,语言发育迟缓,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我家宝贝呢,经过了测评,他是有感统失调的症状,所以我选择了感统。
但是感统是不能解决孩子所有的问题的,他只会提升孩子的大运动和精细动作,感统只是辅助,重要的还是家长,是家长的陪伴以及与孩子沟通的能力水平。那么对感统机构呢,一定要提出自己的要求,对于孩子的实际情况,如果大运动不好,就会直接影响孩子的精细动作,做感统要有针对性,双脚起跳不好就要练习平衡力,触觉敏感,就要多接触拥抱,感统刷的刺激,现在呢,我儿子在感统机构已经上了一个多月的课,能够双脚起跳了,可以走很窄的马路牙子,可以在家里的感统地垫上来回自如,也确实看到了效果。但是感统训练带给孩子能力提升,到了一个程度后,对孩子的帮助就很局限了,所以要正确的认识感统训练和选择靠谱的感统机构。
那么下面我就来讲一讲星星桥课程的学习经验,分享与心得体会,三门课程呢,主要是改变孩子一定要从改变自己开始,包括我们的带养方式,亲子关系的建立,以及陪伴质量,有目的的联合行动流程,为孩子搭建适合他们自己的康复阶梯。《LSP总论+LSP幼龄系列》就是帮助定位孩子能力,了解孩子目前的状态,以及所处的能力阶段,通过联合行动流程、活动计划的方法来帮助孩子构筑能力;《沟通伙伴》呢,就是帮助我们自己可以成为更好的妈妈,学到与孩子沟通玩耍的技巧,让孩子愿意加入我们,建立孩子的基础能力。《Son Rise》游戏呢,非常的有趣活泼,是我的点子库,与孩子呢,紧密互动,乐在其中,那么我现在就讲一讲一些具体应用的例子,我家孩子是眼神不好。
他前期是不怎么关注人的,如果要想完以物为导向,到以人为导向,必须要让孩子,对我们、对人有所关注,《Son Rise》游戏帮助了我,看着那些游戏呢,我真的有时候会笑出声来,我觉得我轻松了很多,我前期就是按照里面的游戏模式和儿子互动,逗的她嘎嘎大笑,结果我儿子的眼神交流好了很多,现在讲话也爱看人眼神,对人的回应是与孩子建立信任关系的第一步,前期做《Son Rise》游戏呢,我就喜欢头上顶个大大的帽子,就在家里拿一个纸,然后做好了放在脑袋上。里面装了好多东西,我每倒出来一个,孩子就会笑呵呵的特别惊喜的看着我,期待着我还要做这样的动作,我就会加入语言,跟他说,看着妈妈变变变,然后我儿子会说,变。用手指着帽子,用惊奇的表情看着我的眼睛,就是练习孩子视觉追踪。
我们在互动当中呢,可以适当的加入语言,描述正在发生的事情,其次呢,就是用《沟通伙伴》学习技巧,用到与孩子生活的点点滴滴,吃喝拉撒的各个方面,《Son Rise》呢,游戏部分的,如果孩子根本不看人,只对物感兴趣,就可以加入它。比如他特别喜欢那种感官刺激,喜欢在地上不停地推车子,玩儿积木,摔摔打打。你就可以拿着一块儿毯子把他喜欢的东西盖住,然后他就会停下来看着你,你就可以问他,里面藏着什么啊,猜一猜吧,然后就等着孩子回答,可以先发出些夸张的声音或者做出夸张一些的手势。比如哇,这么大、这么大的一块儿,大积木,这么大、这么大的一辆汽车,孩子,他一定会关注你的。如果不是拿在他们手里,孩子是不会有大的情绪的,是很乐意与我们互动的,这是我用过的方法。
但是你不能用强行的方法把孩子喜欢的物品,从他们手里硬生生的夺走。这样只会加重行为问题。多互动,多创造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乐意放下手中的物品去自然的加入我们。我们可以参考《Son Rise》的各种点子,我觉得很有用。
另外就是社交模式,情景重演,视觉提示,将生活项目变成联合行动流程的方式,有目的的活动计划。但是一定要运用好《沟通伙伴》的五个策略,把握好度,比如平衡,配合程度,回应,共享控制和好玩有趣。如果当前孩子语言能力不足,就不能做过于难的联合行动流程,要配合程度,拆分步骤,逐步演示、重演,从有趣着手,设计行动流程,注意方式的灵活性,比如呢,我儿子,他非常的喜欢蹦床,我们呢,就可以把蹦床沙包和纸箱设计一个联合行动流程,在家里呢,他就是边跳着边往箱子里投沙包,我们来回移动,她看着我们眼睛追踪着我,我作出语言和非语言的视觉提示,他把沙包投在箱子里,学会观察模仿。
还有注意玩具的组合,不能是完全以孩子的喜好为主,要把孩子喜欢的玩具和不喜欢的组合在一起,经常轮换组合,做不同的联合行动,不能一成不变,避免孩子觉得乏味,失去兴趣。比如图书,画板,篮球的组合,等等我们可以想到通过《LSP总论+LSP幼龄系列》5个视觉化结构,构成的联合行动流程。比如说刚才提到了蹦床,五个视觉化结构,主要讲的就是我应该去哪里,蹦床;做什么,扔沙包;做多少,所有沙包;如何知道何时完成,沙包投进了箱子。那么做完了做什么?哦,那就是根据孩子的兴趣啊,可以走啦,可以做他自己喜欢的事情,都可以。还有要注意灵活有趣的组合方式,利用孩子喜欢的互动模式。
比如,数数非常的刻板,我们教孩子数数,孩子数了很多,但是他并不理解数字的意义,那么数数就可以与踢步子结合,我儿子非常喜欢踢步子。之前他只会数到十,现在我们一起手拉手踢步子,可以数到40。通过玩篮球,他就可以做简单的数量对应,认识了颜色。这些通过联合行动流程都可以做到。只要我们有耐心,一遍一遍的重演,演示,不要怕麻烦,也不要过于心急,生活游戏中扩展孩子的语言。不论是请求似的,抗议的,描述的,选择的,利用读书情景重演的方式都会很有效,我儿子呢,最近这一个月的语言进步很大,参照星星桥课程的指导主要有几点,互动、声音是语言的开始。
要配合孩子当下的语言程度,不要说的太多太快,孩子还不能理解,一定要利用加一法则,在孩子当下的基础上,多说一两个字儿,运用《LSP总论+LSP幼龄系列》中幼龄语言部分内容加以指导,帮助孩子从仿说过渡到主动性语言的使用阶段。比如说,孩子说“我要什么,我要什么”,这样的句式,那么,如果说你正在说一段他未曾熟悉的场景,如果他能说出来,相应的描述对了,这个就是主动性语言的使用阶段了,孩子就有进步了,还有不要立即满足要求,提供增加词汇动机的这个流程。比如吃零食的时候避免一次性给的太多,将食物分成小块,孩子呢,吃完后就会提出再多一些的请求,比如早饭喝粥,我就只盛半碗给我儿子,然后他喝了几口就看着我说,妈妈还要,再倒点,然后会有把碗推给我这个动作。设置障碍物,比如孩子呢,喜欢骑车,我就故意在他路过的时候伸出脚,他接着说,“妈妈躲开”,我接着问,“是在说妈妈的脚躲开吗”?然后他会说,“妈妈脚躲开”。根据孩子熟悉的事物设置流程,加入词汇,帮助区分语义的类别,例如动词,名词词汇的增加,比如说我们要强调这个动词吃的意义,爸爸在吃什么,妈妈在吃什么,你在吃什么,就是吃食物,吃不同的食物,吃苹果,吃橘子,吃巧克力,注意吃这个动词的强调,吃这个动词的语义类别,要让孩子明白这些。然后对他的语言发展才会有很大的帮助,根据LSP总论呢,十个组建的灵活搭配、运用,自由组合设计联合行动流程。
例如呢,共享控制不好的孩子呢,比如说我家孩子之前就是这样,喜欢的东西呢,食物是不能和家人一起分享的,自主性非常强。先利用零食与孩子一起做联合行动,比如说共同吃一个苹果,一个橘子,一块巧克力,你吃一口,我吃一口,这样的轮替,日常生活中多采取这样的方式。然后通过零食过渡到其他喜欢的玩具,他想要得到别人手中的玩具,就要知道把自己手里的玩具,懂得分享给别人,慢慢的。共享控制和转换能力都会有提高的,激励孩子给予表扬,让孩子获得成功的经验,使用即时强化。如果当孩子做出适当反应后,及时地进行强化,帮助孩子把自己的行为与结果联系在一起。
避免用很多问题推迟强化,这样会让孩子很有挫败感。只对适当的行为进行回应和强化,如果孩子在不满足要求的时候,他会尖叫,如果这时候给她想要的东西呢,就强化了他的这种行为,以后,这样的行为就会频繁的出现。所以呢,我们就不予回应了,直到他平静而且正确提出自己需求时,我才会满足他,让孩子获得成功的经验,会自信倍增,最开始的联合行动流程可分一两步完成,让孩子能够觉得很轻松,并树立这种信心,及时给予孩子表扬,让孩子知道表扬是一件好事儿,他会想要获得表扬,而与我们积极的沟通互动。
那么呢,我家娃呢,最近在用星星桥课程的一个月的时间,通过我的学习,在日常生活当中呢,积极地去干预他,还是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现在的孩子可以由一个简单的单词,由一个月前的一个单词现在可以扩展成一句话,在生活情景当中,可以为我们描述正在发生的事情,可以背唐诗了,可以提出自己的要求,并对不喜欢的事情呢,表达出自己的抗议,兴趣广泛了。社交也开始有主动意向,可以和不认识的小朋友在一起蹦床游戏,不像以前在游乐场里看见小朋友多的地方就绕开了。刻板行为和急躁的脾气都有改善了,通过联合行动流程,让他等待轮替的时间延长,变得有耐心了,到陌生的环境呢,可以观察周围,不再乱跑。
也不像之前那么敏感,抗拒了,以前在幼儿园上课,转到别的教室里会大哭大闹,还有规则,远距离学习都有改善,以前去超市购物,就像是那种原生态的小猴子一样在乱跑,特别是有电梯的地方,非常的提心吊胆,不敢松手。现在的我就可以试着在安全的区域,让他与我同行,他也可以在我身边不再乱跑了。
以上就是这一个月的时间,通过星星桥课程介绍的科学的引导和干预方法,带给孩子的一些变化。尽管现在孩子还是有仿说现象,还是有分不清你我他的时候,还是有时候对不上家里人的名字,但是他现在对人的回应,已经很有进步了,知道自己的名字了。就像石老师强调的那样,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次答疑就是:家长一定要关注核心问题,这些细枝末节的问题可以暂时忽略。每个孩子都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千万不要去放弃他,一定要坚定我们的信心,静下心来学习课程,放慢自己的脚步,耐心的学习,指导他成长;虽然他可能不会一下子变成我们梦想当中的样子,但他会一点点地进步,会与我们交流,也会对我们微笑,最终呢我们也会为他的成长感到幸福与骄傲!今天呢,这就是我带给大家的分享,再次感谢大家!